【历史风貌保护】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与体系构建 | 上海城市规划
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背景下,本文从空间、文化、经济不同层面探讨构建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体系的目标;并以上海为例,阐述了上海历史风貌保护中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以及上海工业遗产再利用实践案例,在上海工业遗产保护的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工业转型更新的发展趋势与建议;最后,结合城市风貌保护体系,以上海英雄金笔厂为例,拓展工业遗产的保护对象,进一步构建上海市工业遗产保护体系。
1上海的工业发展与工业遗产建筑保护背景
上海的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有的工业遗产以其在生产流程和技术、地域上或历史上的独特性而著称,有的工业遗产以其在全球产业迁演中的贡献而闻名。上海工业厂区、工业建筑的类型丰富,几乎囊括全国工业的所有种类。在上海风貌保护的现有机制下,上海工业遗产的风貌保护在近十几年来不断地探索与发展,出现了较多的成功保护案例,如莫干山路M50、八号桥、1933老场坊、上海时尚中心、民生老码头等,在我国旧工业的保护与更新、转型与发展中走在前列,对我国其他城市相关地区的转型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2上海历史风貌保护中的工业遗产保护现状
1986年,上海开展了近代优秀历史建筑物的普查工作。198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第一批59处优秀近代建筑。1991年《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颁布,成为上海第一个涉及历史建筑保护的地方法规。随后几年公布的第二批、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中都有工业遗产上榜。2000年,苏州河景观规划中提出系统保护两岸厂房与仓库的工业遗产近100多处。
苏州河沿岸工业遗产重点项目保护前后示意图
2002年《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颁布,第一次把工业建筑列为重点保护对象。2003年底的“建立最严格保护制度”以及2004年“开发新建是发展,保护改造也是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贯彻实施,让上海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5年公布的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中有8处工业遗产受到保护。此时已逐步形成由政府主导、积极调动各方参与的保护局面,使得上海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逐步演变成一种运动、一种社会自觉的行为。再到2015年的风貌区扩区普查,明确提出工业风貌街坊概念,新增抢救性工业保护街坊15处,工业遗产建筑300多处。
3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构建的问题与挑战
上海工业遗产的保护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一是保护的覆盖面和规模较小。目前保护的工业遗产仍主要为零散分布在滨河、滨江及中心城区的工业厂房建筑,大量的优秀工业遗产、工业街坊、工业区仍未得到保护和妥善的再利用。二是保护的对象过于局限。目前仅限于关注工业遗产建筑和建筑群的保护与再利用,而与工业遗产息息相关的工业区空间肌理、工业景观等历史环境和整体格局易被忽视,脱离了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三是保护价值的单一性。工业遗产的保护往往只保护其物质遗产所带来的建筑使用价值、空间可利用价值,而忽略了对于工业遗产相当重要的非物质历史文化价值。
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内容已趋于完善,但是没有独立的工业遗产保护的内容和系统,所以工业遗产保护真正的挑战在于缺乏独立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工业遗产所具有的时代意义、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是独特的,其所具有的工业风貌、历史背景、生活形态、科技影响力等都不同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工业遗产保护应该依托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形成独立的、特有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并不断加以实践研究,指导工业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4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构建的研究实践——以上海英雄金笔厂为例
4.1 上海英雄金笔厂工业遗产保护内容
4.1.1 文化资本
英雄金笔厂的发展经历了艰辛创业、巩固发展到创造辉煌等不同阶段,代表着我国自来水笔制造这一民族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1966年“英雄”开始成为企业绝大部分产品所用的主要品牌,“英雄赶派克”的事迹还曾被拍摄成电影,作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的影片,成为我国民族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段佳话。“英雄”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并连续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上海市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成为“香港回归、澳门回归、G20”等国家重要历史时刻的签字用笔。
4.1.2 工业历史建筑
(1)建筑建设历史:英雄金笔厂建厂初期,已经设计建有哺乳室、浴室、运动场、草地绿化等配套设施,在当时是前卫的。至1965年,金笔厂厂址范围已有明显扩大。20世纪60年代,金笔厂已经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拟建污水处理池。现状已拆除改造金笔厂西北角两片区。
(2)建筑特征:在建筑功能上,英雄金笔厂园区内的建筑美学不单纯是形式美,很大程度上是技术美、功能美。在建筑风格上,从1954年苏联式建筑风格的10栋主要厂房,到随生产扩大后续新建的建筑,英雄金笔厂完整记录了随时代演进不同历史时期的轻工业厂房的典型特点,是现代轻工业的样板。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50—1980年代厂房建筑调研实景图
4.1.3 工业风貌街坊
(1)空间肌理:金笔厂以其独特的风貌、特色,以及风貌街坊的形式、规模、完整性,形成这个区域的风貌街坊的概念,可以定性为保护的核心,也能够对上海市普陀区桃浦地区的历史与风貌以及传统价值的发掘,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英雄金笔厂空间肌理分析图
(2)植被景观:园区内现存有许多参天古树和大量的植被,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同时,现状植被景观的搭配与厂区历史建筑契合,形成独有的景致。
英雄金笔厂景观肌理分析图
4.2 上海英雄金笔厂工业遗产保护价值
第一,上海英雄金笔厂工业遗产是民族工业历史与文化地标,是中国首个“国”字号、至今依旧在发展的轻工企业,它代表着民族工业创新与自强精神的著名品牌,是上海少有的记载着历史全部信息并保存完整的工业街区,具有特色突出的工业文化和社会价值;第二,英雄金笔厂旧址是集中成片的、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完整的轻工业厂区,其内部建筑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建筑既呈现了时间序列的完整性,又体现了建筑功能的完整性,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技价值;第三,金笔厂的风貌整体性和景观独特性,以及风貌街坊的形式、规模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形成这个区域的风貌街坊的概念,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由此可见,英雄金笔厂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存在的价值,从文化资本、建筑风貌、空间肌理、景观特色、集体记忆等上面呈现出完整的保护内容。
4.3 上海英雄金笔厂保护的核心内容与发展趋势
通过上海英雄金笔厂工业遗产保护的成功实践,总结出工业遗产保护的3大核心内容:一是文化资本:企业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业绩、集体记忆;二是工业历史建筑:建筑历史、建筑功能、建筑风格、建筑特征、建筑完整性;三是工业风貌街坊:空间肌理、景观肌理等。
上海市英雄金笔厂较好地展现了工业街坊和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由此提出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一是物质遗产层面,从单体建筑的保护到工业风貌街坊的整体保护,包括空间、格局、建构筑物、交通、景观、环境等整体要素;二是从物质遗产层面拓展到非物质遗产层面,不仅要保护工业遗产的物质要素,更要重视工业遗产具有特殊意义和代表性的非物质遗产内容,包括历史、人文、工业技术、生产方式、工艺流程、产业贡献、相关荣誉、企业发展历程、品牌文化等综合要素。
5总结与建议
上海英雄金笔厂工业遗产保护案例作为城市中的一个工业风貌街坊,在保护中建立的保护体系应该运用在整个工业遗产保护体系中,对工业遗产保护体系进行专题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同时,上海现在已经形成了由“文物、优秀历史建筑—风貌保护道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共同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工业遗产保护是城市风貌保护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应结合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拓展工业遗产的保护对象,进一步构建工业遗产保护体系。
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建构图
在构建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的基础之上,应进一步普查、梳理、研究和完善,为未来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奠定基础。第一,以优秀历史建筑为核心,增加优秀历史建筑中工业风貌建筑的保护名单;第二,以已经批准的工业遗存风貌街坊为核心,进一步拓展保护对象;第三,目前还没有工业风貌道路的概念,而杨树浦水厂北侧的杨树浦路、吴淞工业区中宝钢不锈钢地区的不锈钢大道和型钢南路,以及英雄金笔厂厂区内的主要道路等,都是经典的工业风貌道路,道路两侧不仅具有工业风貌的特色建筑,还有独特的工业景观,都应该予以保护;第四,黄浦江、苏州河作为工业风貌景观廊道,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工业风貌片区,以及吴淞工业园区等大型工业区也应该整体保护和发展。
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有利于促进工业区的整体转型升级,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保护和利用工业资源,有利于传承城市历史记忆、丰富人文内涵;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契机;也将对城市发展带来文化与经济的价值,对完善城市风貌保护体系以及深入城市有机更新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与创新促进作用。
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规划》2017年第6期《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与体系构建》,作者:王林、莫超宇,上海交通大学;薛鸣华,上海安墨吉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官方网站(在线投稿):www.shplanning.com.cn
Email:shcsgh@supdri.com
邮发代号:4-803
电话:021-62473288-2305/2303
传真:021-62470283